1. 首页 > 好玩网游合集

幼儿园倾听游戏策略 幼儿园倾听游戏教案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3-08
摘要:幼儿园倾听游戏攻略,幼儿园倾听游戏策略 幼儿园倾听游戏教案

 

一、幼儿园观察记录: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

观察力的培养,首先是要接近大自然,培养浓厚的观察兴趣。当然,我们所说的观察,实施中和思考相伴随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幼儿园观察记录: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欢迎阅读。

观察环境:幼儿区域活动中……

观察对象:游戏中的部分幼儿(4-5岁)

观察目的:倾听幼儿的游戏语言,了解区域游戏开展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游戏。

观察策略:区角游戏时进行指导性观察

观察实录:

我常常在想:孩子们喜欢区角游戏,除了对丰富的游戏"道具"感兴趣外,最大的诱惑恐怕就是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体验到自由与自由交流的快乐吧。于是,我有意关注了一下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相互交流情况,并适时进行指导。具体如下:

片段一:

建构区中,小予、希希、乐乐、果果几个人正在忙着建构自己的家。小予:"我家就住在幼儿园旁的小区里,你们都很熟悉吧,咱们就搭这里好不好?"乐乐:"我不想搭你家,你想想,你家我又没有去过,有什么特点我都不知道,怎么搭啊?一点意思都没有!"说完一扭头。小予:"老希,你说我们搭什么?"希希:"我觉得乐乐说的挺对啊,虽然我去过你家里,但是他们并没有去过啊。"小予:"我和希希都住在这里,我觉得这里的房子都差不多,我们想象一下吧!"希希点了点头,应了一声:"对啊。"这个时候,站在旁边一直没有做声的果果说:"那到底怎么办好呢?因为我家也不住在这里啊,我家住在东亭那边。你们去过没有啊?"大家同时摇了摇头。乐乐不服气的对我说:"我又没去过他们家,我怎么搭呀?"说完双手一叉腰,撅起了小嘴。看到这里,我说:"你们都生活在不同的小区中,而每个小区的房子特点也都不一样,不如把你们所住的小区中有特色的建筑物组合在一起,我们创立一个新的小区,你们觉得怎么样啊?"我的建议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同和肯定,于是大家兴致很高地搭建起了新小区。

片段二:

理发店里,理发师柯斯桐正在询问顾客阮紫苓:"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吗?"紫苓含蓄的说:"我想洗头。"柯斯桐笑了笑说:"我是理发师,不负责洗头发,你去那边找关亦晨吧,她是洗头的。"紫苓走去洗头去,看着关亦晨说:"我要洗头!"关亦晨说:"好的,你快躺下。"紫苓躺下后,关亦晨有模有样的开始给紫苓洗头,边洗还边关心的问道:"水烫不烫?你的头哪里痒?"头发洗完后,理发师柯斯桐已经在旁边等候了,她拉着紫苓的手走到镜子跟前:"你想要什么样的发型呀?"紫苓不好意思的说:"我要扎公主头!"这个时候一直在理发店里转悠的刘懿萱走过来说:"柯斯桐,我帮你吧,我们一起帮她弄公主头。"

片段三:

超市游戏中,我随手拿起一瓶"旺仔"牛奶问"售货员"赵勒罡:"牛奶怎么卖啊?"他答:"3元一瓶。"我又问:"便宜点行不行啊?""那就2块8角钱卖给你吧。"我继续追问:"能不能再便宜点啊?2块钱吧?"赵勒罡毫不客气的对我说:"不卖。"

分析与措施:

由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在区角游戏中体验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角色的理解投入到游戏中,从而对所扮演角色的言行进行诠释。例如:片段三中,"售货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要不要以更低的价格"卖"掉那瓶牛奶,而不必顾及"顾客"的真实身份--老师而给予迁就。

在某些时候,幼儿常常会受制于教师提出的各种规则,让他们有了约束感。而区角游戏使他们有了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在这个独立的空间中,他们可以摆脱掉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表现出的拘谨与羞涩,转而以自己扮演的角色身份与同伴自由地交流。而这种交流更能反映幼儿真实的一面,促进了其社会性的发展。镜头二中的"理发师"柯斯桐和紫苓便通过在区角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而增加了自由表达的机会,打破了以往与人交往的隔膜,性格变得活泼、大方起来。原来,区角游戏的轻松交流对幼儿性格的影响也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当幼儿有了轻松愉悦的游戏交流,教师便应该抓住契机,促游戏的深入发展。

正确指导并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角度的互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材互动。

"师幼互动"体现在老师的反馈和组织引导中。我们通过材料的出示、话语的引导,让孩子们在预设和生成中得到平衡的发展。或者在游戏后的讲评中,教师通过"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想出了何种方法,是怎么做的,需要什么帮助"等引导语,唤起幼儿对探索过程的回忆和体验,并藉此引发生生互动。在这样的互动中,孩子们不仅有了相互学习的机会,推广了好的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二、关注幼儿语言发展的'积极面,摆脱语言行为的负影响。

《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语言二次发展具有特殊意义。"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能力强的幼儿,注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现力,并给予建议或点拨式的引导,使其语言生动形象,对于能力中等或较弱的幼儿作出适当的提高或模仿,教师耐心倾听幼儿的发音、讲述,对于羞涩不敢表现的引导幼儿他们与同伴一起朗诵、讲述,再过渡到独立主动地表达。

三、教师的高质量语言

幼儿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在区角活动中,教师首先应十分注意自身语言的质量,只有良好的言语表现才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言语表现则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其次还应注重日常知识经验的积累,只有当教师成为生活的欣赏者、教育者,才能更敏感于幼儿的需要、爱好,才能发挥巧思,捕捉孩子喜欢的话题,加以引导与丰富。

区角游戏,架起幼儿通向自由表达境界的桥梁。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区角游戏、创设宽松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其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完善-----我想,这些就是我们要为孩子能更好地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所要做的。

二、幼儿园分享在倾听幼儿的过程中,有什么困惑

一、定时倾听--用美吸引幼儿注意力对于新小班幼儿来说,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因为这个时候的幼儿才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情绪方面反复性比较强。因此,培养小班幼儿"倾听"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幼儿"倾听"的氛围,给予幼儿"倾听"的心情,引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质量。

据有关专家介绍,幼儿一天中精力集中最快、大脑最灵活是在上午10点和下午3点左右。为此我们在这两个时间段安排了定时倾听活动。倾听活动集音乐美,语言美,文学美,形象美为一体。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边反复倾听生动、形象的故事,边看相应的图画;边倾听音乐性质对比很明显、情节鲜明的音乐,且这种音乐配有生动的故事介绍。

二、游戏中倾听--幼儿玩边听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往往只注意游戏过程,而忽视老师的要求。为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些专门培养幼儿倾听的游戏,如智力游戏《听听我敲了几下》、音乐游戏《猜猜我是谁》、角色游戏《小兔乖乖》、传统游戏《猫和老鼠》等。如音乐游戏《猜猜我是谁》,所有孩子都闭起眼睛,一个孩子躲在"大树"后面,听说话声让孩子猜是谁;有的孩子也会用模仿动物的叫声来让同伴猜测。显而易见,这些游戏中的角色都是幼儿熟悉的对象,心中的偶像,而且它们有一个共性:都有一对会听的耳朵。在游戏中巧妙地把"耳朵"作为玩具,且游戏,儿童特色浓,具有趣味性,具有一定的角色,情节性,让幼儿百玩不厌,倾听习惯得到了充分的培养。

三、课堂中倾听--采用电话录音法有老师常常为这一事情感到困惑:课堂上幼儿"抢嘴"确实是幼儿积极动脑的表现,我们是否应该加以阻止?阻止吧,多多少少会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不阻止,幼儿从小就会养成抢嘴的坏习惯,不尊重他人,不能学到他人的知识,养成"自我为中心"的毛病。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为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身心特点采用了一些有趣的方法,迫使幼儿改正抢嘴的坏习惯,"电话录音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如在学习活动《买冬装》的活动中,教师以妈妈的身份带领幼儿"开车"去服装店买围巾、帽子、衣服。幼儿自选服装,最后以与"爸爸打电话"形式组织大家集体交流。先录 2-3人的话,然后播放给大家听,进一步引起幼儿专心倾听、积极交流的兴趣。"电话录音"的方法巧妙地培养了幼儿的倾听习惯,生动、形象地迫使幼儿养成了控制自己,轮流交流,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活动中努力将教师的要求转变为幼儿的需要,如学说一句话,把说话完整的要求都隐藏在其中,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共同生活的乐趣,师生情,同伴友爱,分享快乐、共同体验等在活动中较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四、奖励法对于小班孩子,物质奖励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也是能让你更快的达到有效活动的一个方法。针对我班孩子喜欢重复同伴说话的现象,我就采取了奖励法,当某一孩子的回答与其他同伴别出心裁时,我会及时的给予其奖励,一颗糖或一张贴纸,此时孩子的脸上洋溢出自豪的表情,其他孩子也对我的奖励跃跃欲试,但当第二个孩子回答与上一个孩子雷同时,我肯定他的同时物质奖励是没有的。这个方法既是让孩子回答与他人不一样,也是培养孩子专心听同伴说话的有利方法之一。

五、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同样需要我们成人的垂范及家园的配合。

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老师是孩子们的偶像,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倾听,决不在孩子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在孩子发言的过程中,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不打断孩子的回答。对孩子的发言,给与适当的评价。

其次,细化要求。以往一直要求孩子们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倾听,是事业成功的前奏。今天,我们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就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及时叩开他们倾听的大门;相信:明天这些幼儿一定会成为祖国的优秀人才。

倾听,表面上听起来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就是听别人讲话吗?而从我个人的理解:倾听不仅是要听而且要细心的听,集中精力的去听,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可以说倾听是人际关系沟通中最富于挑战性的技巧,也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

三、如何培养幼儿园幼儿的倾听好习惯

1、首先,教师的活动组织应着眼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好动,注意力差,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能理解的内容或活动形式,幼儿才有意志集中注意倾听。 2、其次,建立必要的常规,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倾听。我们都知道,良好的班级常规是我们幼儿园一日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只有在如就餐、午睡、活动等方面懂得遵守集体纪律,遵守必要规定,才能保证在倾听时也懂得专心致志,从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3、再次,多运用正面的、积极的评价手段。由于幼儿的行为有易反复的特点,因此就需要教师经常的、积极的评价方式来肯定、鼓励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逐渐使这一习惯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 4、最后,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在一个活动中或一朝一夕中养成的,它贯穿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乃至整个学习生活。它也需要我们教师有艺术的教育方法和充足的耐心去教育、去等待。